首页 都市小说 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

第189章 连我都不舍得欺负的人,他们凭什么欺负!

   关于小黄车被截胡的事情,李扬一开始并没有在意。

   周日的时候,他还来到了中关村的比特币交流中心。

   对于李扬的到来,里面的人表示了欢迎,毕竟他们所有人加在一块,也没李扬的名气大。

   在场的有京大金融系毕业生吴寒,科幻作家刘鹏,清大退学的张楠,当然还有众所周知的李笑。

   这个交流中心,每个人都有每个人在做的事情。

   比如吴寒跟刘鹏在经营一家关于比特币的论坛,叫做巴比特。

   清大退学的张楠则是开了一家专注于做矿机的公司,并且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ASIC比特币矿机,阿瓦隆。

   李笑则是国内拥有比特币最多的人,他手里有超过十万枚比特币,并且成本相当低。

   他现在主要是作为比特币的发声筒,在推广比特币。

   毕竟不把比特币推广出来,他投资的钱就会打水漂。

   李扬表现的很谦虚低调,毕竟他是第一次过来。

   众人聊的话题很简单,那就是比特币有没有未来。

   张楠需要卖出更多的矿机,吴寒他们则是需要给论坛带来更多的人气,李笑那边自然不用说……

   等聊的差不多了,李笑对着李扬说道:“李扬老弟,你对比特币有兴趣,要不要买一点玩玩?”

   李扬思考一会开口说道:“老哥,我对这个还不是特别了解,准备了解一段时间再说。”

   他知道李笑的目的,无非就是自己入场之后,可以拿自己的名头来进行宣传,让更多人入局。

   不过这玩意,让别人入局,就跟他没啥关系了。

   要说比特币有意义吗?肯定是有的,至少在金融层面具备一定的意义。

   要说没意义,也没错,就是一个虚拟货币,就是一串所谓的加密代码。

   总的来说,还是要有资金愿意入场,而想要让比特币按照上辈子的流程走下去,就不能出现太大的意外。

   他入局,确实能带来不少资金,甚至短时间内把比特币的价值推高到五百美元,八百美元都有可能。

   但也会彻底断了别的资金入局的可能。

   就像是一个股票,那些游资或者机构,不可能手里没什么筹码,直接砸钱进来拉升。

   他这边拿的筹码越多,对别的资金来说,就越没有利益可图,宁愿去搞别的东西,也不会过来玩比特币。

   彼此之间加了联系方式之后,第一次见面会就算结束了。

   吴寒当天晚上就把这次见面会的照片放在了论坛里面,并且标注了李扬。

   还把李扬的名号全部列了出来,引起了短暂的热度。

   毕竟有人直接去李扬微博底下询问,他是不是想买比特币,李扬的回答非常干脆:“没有,在此之前我根本没听过这个东西,纯粹是机缘巧合过去坐了一会,未来对比特币有兴趣的可能性不大。与其投资完全没把握的东西,还不如投资在万柳资本上,毕竟我相信姜半夏的实力。”

   在李扬澄清了这件事之后,热度就降了下来。

   而伴随着比特币价格始终徘徊在两百多美元,国内一些比特币玩家坐不住了。

   因为这个时候挖矿,成本已经相当高,电力成本就要接近一百美元,矿机以及人工加起来,成本就要两百多美元。

   去年比特币四百多美元,利润空间还不错,现在已经没利润了。

   在巴比特论坛里面,到处都是要卖比特币的。

   本来李扬准备注册一个马甲,趁机拿点比特币在手里的,结果当天ofo小黄车的融资新闻曝光了出来,而李扬看见了远诚资本的老板。

   岑叶震。

   他之前一直不知道对方叫什么,毕竟戴维那边也没有给身份铭牌,不具备那个条件。

   “感情是岑家啊……”

   岑家咬的越紧,他越喜欢。

   虽然很多事不清楚,但连投资ofo这么小的一个项目,岑家都能插手进来,别的项目,只怕岑家已经开始下注了,并且还是重注。

   这一下子,算是真正的齐活了!

   在李扬看来,ofo存在着很多问题,只不过暂时没新模式的扩张力给掩盖住了。

   当然,伴随而来的还有戴维的野心。

   戴维这次虽然得到了两千多万融资,但是以他的野心,肯定不止于此。

   顶多两个月,他或许就会开启A轮融资。

   毕竟ofo可是在两年之内融资十次的,戴维每进一步,都要把利益榨干。

   李扬暂时放下了买比特币的想法,因为也买不了几个。

   况且比特币半年内没啥涨势,不会突破三百美元。

   也就是这个低谷期,才开始有大佬入场,这个时候他也不适合表明立场,免得出现什么变故。

   他一边上课,一边去京大的创业中心。

   京大创业中心绝大部分都是校内创业,而且一个个都是大学生。

   有校内快递送最后一站的,有做地推团队项目的,当然还有一些搞研发的。

   甚至京大跟清大的创业中心有不少联动。

   李扬投资了不少项目,少的十几万,多的一百万,目前没有投资超过两百万的。

   他这种结善缘的方式,很快就在两个学校的创业圈火了。

   岑家就算想要插手也没机会,因为李扬基本都是当场拍板的,而且项目都很一般。

   岑家也不是很在意,只以为是李扬被截胡之后的气急败坏,毕竟投资那些项目,跟打水漂没区别。

   时间慢慢进入了十月份。

   因为有假期的缘故,整个十月份对万柳资本来说,只有短短十五个交易日。

   姜半夏的手法很稳定,从九月下旬开始,一直到十月末,二十多个交易日下来,万柳混合精选这只基金的净值增加了十二个点。

   在当前的A股市场下,收益是处于非常靠前的梯队。

   基金规模,不动声色的突破了一百三十亿,每天少则几百上千万,多则五六千万上亿的申购,整体节奏非常健康。

   十一月,京城开始冷了。

   而李扬的老毛病犯了,他不想洗澡。

   实在是宿舍洗澡环境有些恶劣,公共浴室那边,就一个水龙头有热水不说,洗的时候还冷飕飕的,毕竟公共浴室不仅人多,还特么是开放式的,没门。

   刚好白晴来京城了,准备跟卷积集团签署定增的事情。

   绿水集团的定增审批时间很长,毕竟是上市公司,也就是前几天才得到批准,白晴第一时间就赶到了京城。

   李扬有了洗澡的去处,每天下午放学之后,就直奔白晴这边。

   在友好的交谈中,彼此付出了一定的诚意,关于定增项目,也确定了下来。

   当前绿水集团市值三十五亿,总股本增加30%,市值将会飙升到四十五亿五千万。

   定增股票,限售期180天。

   按照白晴的想法,李扬不用出太高的价格,七折,八折都行。

   不过在李扬一个多小时的坚持下,最终还是没拿折扣。

   因为绿水集团很需要这笔钱,毕竟手里的项目那么多,前期运作都需要资金。

   定增之后,他手里将会持有绿水集团23%的股份,与之对应的,姜半夏手里原本10%的股份会被稀释到只剩下7.7%,白晴手里的股份也会被稀释到34%,县政手里20%的股份会被稀释到15.4%,郑大生那群人手里的股份会被稀释到13.8%

   李扬同时带来了关于绿水集团地产项目的图纸,还有一百六十万的发票。

   绿水集团的地产项目,被命名为绿城天地,五百亩的商业区域为核心,主要是一个超大型综合体,搭配着各种商业街以及公寓楼。

   住宅区就没什么好说的了,主打一个高档住宅区。

   住宅区能不能卖出去,全看商业区域能不能做好。

   毕竟在县城做地产开发,除非入行比较早,否则现在这个时候,已经晚了。

   只不过地产确实养人。

   叶柄承为了让这个项目顺利启动,已经用尽手段帮绿水集团贷款了,利息都不要绿水集团出,县政那边出。

   李扬在白晴这边已经住一个星期了。

   他每天过来,白晴都会准备一桌子丰盛的饭菜。

   以至于他现在对食堂饭菜越来越没感觉,明明京大食堂其实还不错。

   可哪家厨房愿意让人去看的啊,不仅看,还把什么都给你看,深怕有些角落看不见,人家一点都不带遮掩的。

   只有这样的厨房,做出来的饭菜,吃起来才放心。

   十一月十号。

   李扬下课之后,再次来了白晴这边。

   看见厨房的白晴在忙着,他走过去搂着白晴的腰:“老婆,再吃下去,我以后在学校怕是要饿死了……”

   “那……我去应聘当京大的厨师?”

   “不行!那样岂不是便宜别人了?这种好事,便宜我一个人就够了。”

   对白晴来说,做饭是开心的,工作是乏味的。

   尤其是她不太懂绿水集团的商业模式,每天都得去学习了解。

   她更想去打游戏。

   ……

   天气越来越冷,姜半夏的嗅觉越来越灵敏。

   虽然李扬周六周日会跟她一块吃饭,聊天,不过……

   “李师父,我家的暖气非常热,热水也恰到好处……”

   “明白明白!明天就去洗澡!”

   “好的好的,再不过来,冬天可就要过去了。”

   “我可不认识什么冬天,我只认识夏天,所以哪怕冬天过来找我,我也不搭理!”

   李扬庆幸白晴昨天走了。

   毕竟绿水集团一大堆事都在等着她拍板呢,能在京城住半个月,已经是极限了。

   如果再不去姜半夏那边,她大概率会说她养了个猫,而那只猫会后空翻。

   他在放学之后,立马把昨天打包回来的衣服,再次带着出门了。

   和乐伟三人懵了。

   因为……李扬这家伙不是刚拿回来吗?

   他这半个月都没在宿舍住,摆明了外面的生活更好。

   昨天还以为他收心了,毕竟连换洗衣服都拿了回来。

   结果这才过去一天,又找好下家了?

   他这次找的又是谁?

   目瞪口呆的陈维兴问道:“老和,老李到底有几个女朋友啊?”

   和乐伟叹了一口气,“鬼知道他有几个,就算他有一个,也是我们这辈子都达不到的高度。妈的,这狗东西不就是比我帅了那么一点点吗?我追个女朋友累死累活的,他光明正大的脚踏几条船,愣是没翻车。”

   “有没有可能,他车技好,翻车了也能继续开?”

   和乐伟:“……”

   “记账记账!这家伙又不参加宿舍集体活动了,等放假了让他请客吃饭!”

   ……

   李扬来到姜半夏的住处,就看见姜半夏正在写稿子。

   稿子的标题是:乐士早已资不抵债!

   这个标题,是相当震撼的。

   李扬凑过来,看了一眼。

   姜半夏是以万柳资本的口吻写了这篇调研报告,毕竟乐士是上市公司,万柳资本又是金融机构,有资格出调研报告的。

   姜半夏首先写了乐士在影视生态方面的布局,主要是影视版权价格大涨,导致乐士的成本支出增加好几倍。

   同时讲述了乐士的融资数据,这些年融资七百多亿,通过发行债券等融资超过五百亿。

   与此同时,董事会在二级市场疯狂套现。

   最后则是著名的乐士手机,没卖出去多少,但成本奇高,通过今年第三季度财报就能看出来,他们欠国外手机零配件公司的资金高达数十亿。

   为了自己的手机,今年六月份斥资接近三十亿港币购买了酷派18%的股份,而这笔支出更是没有得到半点回报,酷派自己已经半死不活,手机业务对整个公司造成的资金拖累超过六十亿,这六十亿全部都转化成为了债务。

   不仅如此,乐士的电视业务,许多厂商也超过半年没有收到款项……

   姜半夏不是随便写的,这些都有数据支撑。

   李扬看完之后,问道:“你要做空乐士?”

   “没啊,国内不允许发布做空报告的,我这是调研报告呢。”

   李扬笑着说道:“你就不怕吃官司啊?这篇报告发出来,乐士绝对会告你。”

   姜半夏微微一笑,“尽管来就是了!”

   说完,她开始继续写。

   后面还有一些内容。

   贾老板在十月份以九亿八千万的价格,在京城拿到三百亩土地,名义上是建厂,并且跟京城这边签订了对赌协议,三年之后,每年要为京城纳税三亿以上,否则就会支付土地原本价格(29.8亿)

   可贾老板拿到地的第一时间,并不是按照要求建厂,而是抵押出去,说是筹措资金。

   众所周知,贾老板的汽车研发部门放在了美国,他在美国也获取了不少土地,承诺在那边建厂。

   而且京城根本不具备造车条件,首先是用人成本,其次是物流成本。

   汽车相关产业链,基本都集中在中部跟南部,在京城造车之后,运输出来的成本是不可忽视的,这种最基本的逻辑,贾老板都没在意?是门外汉还是压根就不在乎?

   倘若是在津城,都是可以理解的,因为津城那边海运发达,而且海运的成本相对低廉。

   姜半夏这篇调研报告的核心思想就一个。

   贾老板是骗子,乐士资不抵债,马上就要运营不下去了。

   李扬在旁边看着,他没想到姜半夏也注意到了贾老板在京城拿了三百亩地的消息。

   等姜半夏写完了,李扬才再次开口问道:“你要是发了,可就得罪人了,要不稿子给我,我来找媒体吧。”

   他本来的计划是等到明年一月份再出手搞贾老板的,因为他需要ofo小黄车再进行一轮融资。

   姜半夏认真的说道:“我来发,比较有权威性,不能只许别人放火,不许我们点灯。”

   以万柳资本的名义发,肯定更容易让人信服。

   尤其是自从九月下旬到现在的十一月中旬,接近两个月的时间,姜半夏彻底在A股站稳了脚跟,两支基金的净值,目前都超过了二十个点。

   其中QDII基金,万柳海外精选,当前净值增加了二十个点。

   而万柳混合精选,接近两个月的时间,近四十个交易日,基金净值已经增加了三十六个点,领跑国内任何一支基金。

   要不是随着越来越稳,申购的资金越来越多,仅仅是初始的一百亿资金,现在净值增加只怕都有五十个点了。

   姜半夏一边坚持着地产,招行的大方向不变,同时还拿出两成仓位进行高频交易,算是两种交易模式的混合。

   招行这两个月,涨了十几个点,但姜半夏在招行里面已经赚取三十个点的利润了。

   无论是高频交易还是超级大盘的资金运作,她都显得得心应手。

   李扬无奈说道:“人家也没惹你啊。”

   “可是他们摆明了是冲着你来的,贾老板最近的言论伱看了吗?”

   “没看。”

   李扬肯定看了,只不过没什么说出来的必要。

   乐士绝对没机会了,从去年贾老板大手笔开始套现的时候,就注定了结果。

   再好的公司,也经不起那样吸血。

   贾老板最近发表了言论,虽然没有指名道心,不过肯定是在阴阳李扬的极影汽车,说李扬就是在纯粹的营销,本身并没有半点实力。

   “李师父,你相信我,我可以做好这件事的,连我都不舍得欺负的人,他们凭什么欺负!”

   李扬:“……”

   (本章完)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