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都市小说 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

第182章 是因为有人在负重前行!(二合一)

我抢了别人的重生门票 李暮歌 11106 2024-12-19 19:17

   姜耀廷只有一个感觉:混账啊!

   他发现这个时候的姜半夏格外陌生,甚至都怀疑不是自己女儿了。

   她怎么能说出这么狂的话啊?

   这些话,跟她的性格搭吗?

   绝对是跟李扬一块被同化了,李扬表面谦虚的背后,隐藏着一个高傲的灵魂,而姜半夏还没学到精髓,把高傲放在了表面。

   当天晚上,姜耀廷跟窦颖在床上聊着天。

   姜耀廷烦闷的说道:“夏夏现在变化太大了,很陌生。”

   窦颖说道:“我明天再跟她聊聊吧。”

   她一直有一些事没说,比如薛凝跟李扬之间肯定有关系,还非同寻常。

   她没告诉姜耀廷,因为说了之后,对谁都不好。

   “还有话说吗?”

   “说点小女生的话题,我也年轻过好吧,还是能知道一些女孩心思的。”

   听到这话后,姜耀廷想到了自己的感情经历。

   他跟姜半夏母亲结婚,贪图对方的长相,压根没考虑过生活,性格。

   而姜半夏现在虽然跟自己的目标不一样,但过程没什么区别。

   她怎么能对李扬那么死心塌地?

   明明李扬之前就曝光过恋情,甚至都跟别的女人去开房了。

   这样的家伙,真能走一辈子?

   李扬对于感情,根本就没那么高的专注度。

   ……

   第二天一大早,窦颖本来想要去找姜半夏聊聊的,结果发现姜半夏打扮的非常正式,好像要出门的样子。

   她过来问道:“夏夏,要出门吗?”

   “嗯,今天绿水集团召开董事会,我过去看看。”

   “等会李扬开车送你吗?”窦颖笑着问道。

   “不啊,他最近比较忙,我准备打车过去。”

   窦颖眼神一亮,马上说道:“要不我喊凝凝来送你怎么样?她现在开车技术很不错的。”

   其实她自己可以开车送,自己的工作无所谓了,也不在乎早一会晚一会。

   只不过她今天想告诉姜半夏一些事。

   李扬有事?他能有什么事?肯定跟薛凝约会去了。

   她不需要说的太明白,只需要让姜半夏意识到这一点就行。

   等下找不到薛凝,姜半夏自然就会意识到薛凝跟李扬之间的关联,毕竟大家都知道薛凝现在没有工作,如果送一下姜半夏这个面子都不给,就是不正常的。

   姜半夏想了一下,说道:“麻烦凝姐不太好吧?”

   窦颖:“这有什么不好的,凝凝跟你可跟亲姐妹没两样,她一直也想跟你多增进增进感情呢。”

   姜半夏想了想说道:“那好啊,我给凝姐打個电话。”

   很快,姜半夏就打通了电话。

   窦颖就在旁边听着,听到姜半夏在询问薛凝的情况,似乎不是很乐观。

   等挂断电话后,她立马问道:“夏夏,怎么了?凝凝现在不方便?”

   “嗯,她不在家呢。”

   窦颖马上说道:“她不是没事做吗?怎么这么巧,李扬有事,她也有事……”

   姜半夏笑着说道:“谁知道呢,我还是打车去算了。”

   “不用不用,既然他们都不在,那我开车送你,上班早一点晚一点没区别。”

   “谢谢妈。”

   姜半夏乐呵呵的拉着窦颖出门了。

   至于李扬是不是跟薛凝在一起?她压根不用想,肯定没有。

   她一大早就给李扬发信息了,李扬说这几天会比较忙,没空送她的,她就知道,李扬肯定是真的有事。

   她可太清楚李扬了。

   这家伙哪怕没穿衣服,都会说自己在闲着,有空。

   ……

   绿水集团,董事会总共没几个人。

   江北那边,是郑大生作为代表,然后就是县政,姜半夏。

   姜半夏一开始只是一个听众,当听到绿水集团接下来几年的目标是地产时,她就知道肯定是李扬定的方向。

   地产永远是经济的最核心,也是让资金快速运转起来的最好办法。

   国内其实不缺钱,恰恰相反,钱太多了。

   放在个人身上,有穷人有富人,放在整个大局上,如果不借助地产来分配财富,那么整个经济会非常难熬。

   地产涉及的人群太多了,太多人从地产上面攫取收益,进行消费。

   虽然当前房价不低,可在寻找到别的锚点之前,地产肯定是不会被放弃的。

   随后,白晴聊到了拿地的情况,姜半夏开始皱眉头了。

   一直等到白晴说完,她才开口问道:“白总,听你的意思,绿水集团的地产规模,仅限于附近九个县城是吧?”

   从金融层面来讲,这个模式不正常。

   拉不起杠杆,拖累资金。

   当前绿水集团只能靠定增来融资,定增最多也就30%,哪怕绿水集团这段时间股价上涨,甚至未来一段时间还会上涨。

   算他市值三十个亿,定增到极限,也不过是九个亿的资金而已。

   九个亿,能做什么?

   必须要拿这九个亿拉高杠杆,首当其冲应该是大城市。

   哪怕在小县城的拿地成本几乎等同于零,相当于绿水集团之前的人情变现,但是那些地,很难拿到多少贷款的。

   “是的,毕竟公司之前没有涉足过地产行业,这次也只是试试水。如果能把附近九个县城全部做好,规模也是相当可观的。”

   姜半夏问道:“听白总的意思,未来绿水集团不准备涉及大城市地产?”

   “这……暂时没有这个打算。”

   白晴面对姜半夏,是有些心虚的。

   这一次也算是两人第一次见面,从见面开始,都没说话,仅仅是客套的自我介绍。

   从姜半夏开口,她就明白这个拥有几十亿现金的人,跟普通人有多少差距。

   人家根本就看不上绿水集团的这点规划,言语之中的嫌弃,就差写在脸上了。

   或许……她嫌弃的不是绿水集团?

   不过……她应该不知道自己跟李扬的事吧?

   最后姜半夏也没有再说什么,能看出来白晴不怎么懂。

   等到董事会结束,姜半夏拒绝了白晴的午饭邀请,而是慢慢走路回了小区。

   回到家后,她仔细复盘了一下,发现绿水集团接下来走的还是老路。

   但这份规划,明显是出自李扬的手笔,李扬怎么会做这种事呢?

   想着想着,她突然间意识到了一点。

   那就是,贪财只是李扬的伪装?实际上他是一个格局很大的人?

   就绿水集团当前的情况,只在小县城搞地产,不仅没前途,还会把资金套死,除非后续源源不断有资金愿意入场。

   ……

   相奴的电话打了过来。

   “夏夏,万柳资本改公募的事情,已经审核通过,在走流程了。”

   姜半夏诧异了,“这么快?”

   李扬考个试都能被弄挂科,她这边开公司这么顺利?

   万柳资本从私募改成公募,本来想要卡一下,太容易了。

   比李扬因为缺课就挂科容易一百倍。

   结果这么快就审核通过了?

   “相奴姐姐,看来你出了不少力气啊。”

   大概是相奴那边动用关系了?

   相奴说道:“没有啊,就是常规流程申请的,我本来也没想过会这么快。”

   “哦哦哦,能通过就行。”

   姜半夏明白了,既然不是相奴在帮忙,那就是李扬。

   李扬什么也没做,就是帮自己吸引走了火力。

   所有人都去针对李扬了,比如上次在柳如懿那边,就有人故意挑起自己跟李扬的矛盾。

   这一切的源头,就是李扬在万柳资本上面怒怼向柏杨开始……

   本来那件事她有错,相奴也有错,然后突然间被李扬接过去之后,事情就变了。

   有句话说得好:你过的轻松,是有人在为伱负重前行。

   跟相奴聊完后,她给李扬打了个电话。

   “李师父,在忙什么呢?”

   那边李扬回道:“人在江北,刚下火车!”

   “啊?去江北了啊?看来是有一个大项目在等着呢。”

   “必须的啊,造车算不算大项目?”

   姜半夏惊了。

   “什么!什么!李师父厉害啊!你要成为第二个贾老板啊。”

   当前造车概念很火,贾老板是当之无愧的领头人。

   那一句:为梦想窒息,吸引了无数投资者。

   “呸呸呸!赶紧收回这句话,哥哥跟他没关系!”

   远在江北的李扬,听到这话一激灵。

   贾老板现在风生水起确实不假,从去年十月份到六月份,乐士的市值更是一路从五百亿飙升到了一千七百亿。

   不过时间线太长,加上李扬有更好的标的,所以就没参与进去。

   但毫无疑问,贾老板今年风生水起。

   去年他就提出了造车,并且已经开始付诸行动。

   不过那都是他方便套现的借口而已,他今年在乐士市值最高点,再次套现了26亿,这一年的时间,总共套现足足两百亿。

   还不算他姐姐套现的二十二亿。

   这笔钱,名义上是他为了投资自己的造车梦想,实际上都转化成了他在美国的豪车别墅。

   李扬是想要玩真的。

   姜半夏并不清楚这些,笑着说道:“对对对,李师父可比他厉害多了,不过……造车真的很花钱……”

   “是啊,这不是有你吗?以后我没钱了,你可一定要给我融资啊。”

   “融融融!必须的!”

   姜半夏拍着胸脯保证,然后就……胸疼。

   下手没轻没重的,没有李师父那么温柔。

   “先不说了啊,有人请我吃饭,吃过饭后聊聊,我想年前就开始行动。”

   “好的好的。”

   挂了电话之后,姜半夏就查了一些资料,一直到窦颖喊她吃饭,她才从卧室走出来。

   今天李扬说要造车,把她吓了一跳。

   这真不是简单的事情。

   当前汽车市场,国产基本都是走的低端路线,即便如此,满大街跑的最多的还是合资车进口车。

   想造车的大佬太多了,所以就会产生许多的‘前车之鉴’

   造车,不是有钱就行的。

   否则贾老板忽悠一句,也不会让国内首富投资他。

   首富肯定比他有钱啊,贾老板只能算是互联网新贵,根基都还没立起来呢。

   但首富就是愿意为他的造车梦想买单,因为造车不仅仅需要钱,还需要梦想,情怀。

   她不知道李扬有多少钱,可哪怕有一百个亿,也不是那么容易的。

   造车出来容易,能不能卖出去很难。

   国内市场,每年都会诞生好几个车企,但绝大部分人,可能听都没听过,最终赔几十上百亿狼狈离场。

   她不是不相信李扬能不能成功,而是觉得,自己接下来要努力挣钱了,否则李扬资金链出现问题的时候,不一定有人愿意帮他。

   毕竟他可是连考试都要被人弄的体质。

   吃饭的时候,窦颖问道:“夏夏,我下午没空,要不要我带你去找凝凝玩?我刚刚问了一下凝凝,她在李扬老家呢。”

   “好啊。”

   姜半夏知道窦颖在想什么,毕竟窦颖也不是那种擅长撒谎的人,表现的已经很明显了。

   ……

   江北。

   李扬跟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坐在一块聊着天。

   男子叫严生平,三十六岁,在江北当个副职。

   两人天南海北的聊着,聊到了南北区域的划分,聊到了长江黄河的分界线。

   李扬懂个屁啊,但是他能扯,并且哪怕说错了,也丝毫不脸红。

   总而言之,聊了差不多一个多小时,他得出了一个结论。

   对方大概率是文科生。

   从气候聊到地理,最后才把话题引到江北身上。

   江北毫无疑问是一个大城市,交通便利,无论是陆路,水路还有空中航道,在国内都是名列前茅的基础。

   就交通条件来讲,国内确实找不到几个城市比江北好。

   聊的差不多了,严生平开口说道:“听说李总要有一笔投资?不知道具体想要投资什么项目?”

   他对李扬了解的有限,但知道李扬有钱,并且愿意投资。

   只不过他不是什么投资都要的,毕竟他需要能拿出手的东西。

   最好是不挤压江北本地企业的生存空间,否则对他来说有些鸡肋。

   比如李扬过来投资一家食品企业……江北的食品加工企业,已经足够卷了,根本没有多余的市场分给李扬的。

   这样的投资,对他来说反而是累赘。

   “跟汽车相关的。”

   李扬喝了口茶说了出来。

   严生平平静地道:“嗯嗯嗯,这个不错……”

   他并没有什么惊喜,因为国内的汽车零配件厂商同样很卷,不过放在江北,也算有用,无非就是能不能做起来。

   如果能做起来,那么勉勉强强能对他有所帮助。

   他最喜欢的,要么是具备一定的高端岗位,要么就是中低端岗位足够多。

   高端岗位基本就是互联网科技,中低端岗位则是电子厂。

   李扬想了一会,问道:“严哥,我这边有一些事,希望江北这边能够帮忙。”

   严生平说道:“这是自然,为江北每一个企业家服务,是我们应该做的事情,我们会竭尽全力帮助对应的企业解决对应的困难,这样大家才能合作共赢。”

   “我这边当前需要解决的,就一个条件,想在江北拿一片不低于三百亩的土地,哪怕稍微偏一点也行。”

   严生平问道:“莫非李总想要建厂?”

   “对。”

   “这……不瞒李总说,在江北一时半会还真找不到三百亩这么大的,李总非要这么大的规模,我想想办法。”

   他肯定不会把话说死,哪怕听到李扬的要求之后,怀疑李扬是不是来骗土地的。

   三百亩啊,这是江北,又不是小县城。

   六月份江北总共拍卖出去大概一千亩土地,平均成交价在一百八十万一亩。

   李扬张口就要三百亩,哪怕给他偏僻一点的位置,成本也不会低于一百万一亩,加起来就是三个亿。

   目前李扬还不具备让他上来就给三个亿的基础。

   李扬笑了笑点点头,“可以,我不是很着急。江北这边如果没有,我就去中州或者庐阳看看,不过庐阳那边可能跟我有一些竞争,江北的竞争压力小了些。”

   严生平一愣,江北这边,汽车相关的公司,可多了去了。

   尤其是各种生产零配件的公司,仅次于中州,但是比庐阳多。

   他不在乎李扬这句话是不是故意的,因为彼此都有谈条件的权利。

   “李总想要做汽车哪些方面的投资?”

   “整车制造!”

   “嗯?哈……冒昧问一句,您打算投资多少钱?”

   李扬没有思考,就回答道:“首批资金在四十个亿上下吧,就是因为资金不是太多,所以土地方面,出不起钱,只能厚着脸皮找江北借了……”

   严生平这才意识到,李扬刚刚说的那句话,并不是故意拿捏自己,而是他正儿八经的筹码。

   四十个亿,整车制造,妥妥的绝世好活啊!

   价值三个亿的土地,根本不算什么,他现在担心的是,李扬有没有能力做好这件事。

   再不济,也得坚持几年。

   他情绪高涨了不少,问道:“李总,你是想要造车?”

   虽然这句话有些多余,但还是要问一下的。

   毕竟整车制造出了造车,就是给别人做代工。

   可谁需要代工啊?就算有,也不会找李扬这个在汽车制造业没有半点底蕴的人。

   “对。”

   “那李总是不是要收购一家有基础的车企?”

   李扬笑着说道:“不需要,我这边主攻新能源汽车,跟传统车企有不小的区别,自行研发就行。”

   李扬压根没打算自己什么都做,虽然自己做能够节约成本,不容易被卡脖子,但是那太浪费时间了。

   他要做的是整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,说直白一点,就是当个组装厂。

   在具备一定基础之后,再自行研发一些东西。

   国内是2018年才下定决心整合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的,为此魔都专门花费上百亿引进了特斯拉。

   之所以让一家外企担任整合产业链核心的任务,原因就是……国内车企太多,让谁担任这个角色,都不合适。

   给这家,另外的就会不平衡。

   外来的和尚好念经,给了外人,大家心里都平衡了。

   人性嘛……

   要是没有18年的新能源产业链整合,后面国内新能源汽车也不会遍地开花,成为中流砥柱行业。

   新能源汽车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发展方向,并不是说电车就有多好,但电车在未来二十年,肯定是唯一的方向。

   他争取两年内,攒出来一台车,最好还是性能非常不错的车。

   至于钱,他不是很担心,支撑过前期就可以了,也就是第一年。

   一年四十个亿,足够花了。

   电车最重要的三件套,电机,电控,电池,这些国内都是顶级,而智能算法相关,他准备亲自组建实验室,毕竟那是他的老本行。

   当然,汽车相关团队肯定还是要有的,找猎头公司去挖人就行,国内汽车从业人员多的是。

   在中国,最不缺的就是人才。

   哪怕是再小众的行业,都能找到精通的人。

   “新能源汽车……”

   严生平眯起了眼睛。

   这是一个新赛道。

   虽然三年前特斯拉就在国内交付了第一批电动汽车,不过产量少的可怜,在市场上也是名气大于实力的。

   说白了,电动汽车不太行,续航只有两三百公里。

   但是,这个产业链相当庞大,哪怕李扬做失败了,只要能坚持个三五年,对经济的促进也是极其明显的存在。

   而且最近风头正盛的贾老板,造车的方向就是电动汽车,不过他把公司放在了国外。

   毕竟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方向上,国内跟美国是完全一致的,都有大量扶持政策。

   不过现在用不着高兴,因为李扬想要造车,不仅仅是技术以及管理上的问题,他个人身边还有很多别的麻烦,都有可能导致出现问题。

   他愿意跟李扬合作,但前提是他不担原则之外的风险。

   他开口说道:“李总,虽然我们是第一次见面,不过也算是朋友了,虽然我为了四十个亿,也应该毫不犹豫答应下来,但我还是想提醒李总一下,这件事恐怕不会太顺利。”

   李扬笑着说道:“事在人为嘛,不做永远都不会成功,要是做错了……呵呵,我也赔得起,毕竟全世界都知道我女朋友很有钱。”

   李扬可不会把严生平所谓的‘关心’当真,两人还没到那个份上。

   严生平所谓的关心,无非就是不想让自己投资的钱一点作用都没发挥出来就打了水漂。

   (本章完)

  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