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都市小说 考进北电后,我成了世一导

第47章 棋逢对手,将遇良才

   下午的时候,宁昊找过来了,被李玥芳领进了林一诚的办公室。

   “师哥,久仰大名啊。”林一诚开口就是“师哥”。

   还真不是乱叫,宁昊当年在北电的导师就是王红卫,王红卫也看中他的才华,给予了很多帮助和支持。

   宁昊那部得奖的电影《绿草地》就是王红卫担任监制和策划,包括他后面的一些列作品,几乎都有王红卫的参与。

   “我算什么大名啊,走街上都没人认识我。”宁昊这人挺随性的,没那么见外。

   这一世的宁昊真挺苦逼的,本该让他成名的《疯狂的石头》被林一诚拍了,他现在在业内只是有点名气。

   宁昊目前只有两部作品,《香火》和《绿草地》,都是文艺片,也分别获得一些小奖。

   前年,就是05年的时候,他在一次拉片过程中,喜欢上了盖·里奇的《两杆大烟枪》,特意多拉了几遍,诞生了灵感,也想拍一部类似的片子。

   不过此时的他并没有剧本,连大纲都没有,只有一个多线叙事的概念。

   如果按照原时空的发展,他会在年中的时候遇到岳小军,在岳小军的帮助下,完成了初版剧本。

   之后会在2006年初,形成一个完整的剧本《大钻石》,拿着这个本子参加“亚洲新星导”计划。

   这也是林一诚提前拍《疯狂的石头》不怕撞车的原因。

   很多导演,在作品上映后,最常见的话术就是“这是我多少年磨一剑的作品”`“这个构思很早之前就有了”……

   这种话,听听就算了,千万别当真。

   这么说,都不过是为了宣传需要而已,是在告诉观众,这是我的诚意之作,不是瞎糊弄的,快来看吧。

   老雷还说造车是他从小的梦想呢!

   ……

   结果,刘天王说好的600万没了,人家不想投了。

   宁昊哭爷爷告奶奶,又经韩三爷疏通,最终才说动了刘天王继续投资。

   原定的600万缩水一半,变成300万,还是中影华纳横店,四方原创,刘天王的映艺娱乐三家共同出资。

   宁昊:华哥,说好的600万呢?

   刘天王:我这里暂时也不宽裕,只能给你投这么多。

   宁昊:别人家投资电影都是500万起步的!

   刘天王:嫌少?那你就回去呗。

   宁昊当然不肯回去,但心里又有气,当着刘天王的面说,“300万拍个屁的钻石,只能拍石头!”

   “那你就拍石头呗。”刘天王如此回答。

   于是,剧本最后改成了《疯狂的石头》。

   ……

   这一世,就在宁昊琢磨着找谁来帮他把这个概念写成剧本时,《疯狂的石头》横空出世了。

   宁昊去电影院看了,备受打击,觉得自己哪怕完成了剧本,也比不上《疯狂的石头》。

   就在去年,宁昊还是拍了一部电影,既有多线叙事的脉络,又有文字片的内容。

   多线叙事是他喜欢和感兴趣的,文艺片是他经验丰富的。

   宁昊当时以为,把这两点结合到一块,或许就能产生良好的化学反应。

   结果票房没过100万,让宁昊亏了不少,之前积攒的家底都赔光了。

   那些看过电影的观众的评价很统一,看不懂!

   本来嘛,多线叙事就比其它叙事方法复杂的多,又以这个方法来拍晦涩难懂的文艺片,观众能看得懂才奇怪。

   受此打击的宁昊悟出两个道理。

   第一,多线叙事不适合文艺片,不然就是胶水里加浆糊,黏成一片了。

   第二,当导演,没有绝对的把握,千万别自己投资自己的电影。

   来星河影视公司之前,宁昊还特意给王红卫打了个电话,了解了一下林一诚的为人习惯之类。

   ……

   要么说宁昊能成事儿呢?

   前世能从刘天王那里拉到投资,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,还能让刘华、徐光头等人降薪又或者免费出演。

   今天跟林一诚见面后,不谈项目,先谈感情。

   从王红卫这个双方都熟悉的人说起,提到了王红卫对他的种种帮助和看好。

   (瞬间就拉近了关系,大家是正宗的同门师兄弟,不是外人。)

   又聊起了自己过去的作品,譬如都是文艺片,没什么票房,不过总算拿了几个奖,没亏钱。

   (虽然我没啥名气,但还是有能力的,不是骗钱蒙事儿的。)

   之后又聊起了他上一部扑街的片子,灵感是怎么来的,最后又是怎么失败的,心得体悟又如何。

   (失败是成功之母,我吸取了经验教训,这一次成功的概率很大。)

   最后则是谈起了他的剧本,很直白的告诉林一诚,剧本借鉴了南韩的《加油站袭击事件》。

   (山寨模仿永远都是最便捷最有效的方法,伱投资我,很可能能拿到回报。)

   宁昊滔滔不绝,一侃就是大半个小时。

   概括起来就是一句话,我,宁昊,打钱。

   林一诚乐了,他自己就是能侃能忽悠的,今天算是碰上对手了,还是专业的。

   那还客气什么?

   忽悠VS忽悠!

   王红卫也是我的恩师,在学校很照顾我,我的处女座电影他也出了力,帮推荐到了韩三爷那。

   (大家既然是同门是兄弟,不是外人,那我就不用说太客气的话了。)

   你出道的作品我当初也看过,买的碟片在家里观摩,拍得挺有味道。

   (你的那些电影,电影院基本没放过,那些野鸡奖就不用说了,在我这儿不算数。)

   你上部电影我去电影院支持了,看得出来,你想表达一些东西,想做出一定的改变,只不过可能太新潮了,观众不容易接受。

   (你那破电影别提了,哪哪都是失败的点,想的太多又能力不够,下次别这样了。)

   《加油站袭击事件》这电影确实不错,我上高中的时候就在录像厅看过,印象深刻。后来拉过片,从中学到了一些东西,很受启发。

   (这电影我看过,很多观众也看过,你模仿借鉴是容易成功,但更容易被人诟病,说你抄袭。)

   说完后,两个人默契的互相对视一眼。

   棋逢对手,将遇良才。

   ……

   宁昊有些尴尬,讪讪一笑不知该说什么。

   林一诚话里的意思他都读懂了,好似被揭开了遮羞布一般。

   “师哥,咱俩不是外人,我就直接说吧。”给宁昊递了根华子,林一诚自己也点了根,烟雾入肺,醇。

   “你这本子,我不太看好,所以不能投。”抬手打断想要说话的宁昊,“不过咱们还是可以合作。”

   “怎么合作?”宁昊疑惑道。

   林一诚起身,从办公桌上找了一份文件,递给了宁昊。

   “师哥你看看这个本子,要是感兴趣的话,就由你来拍。”

   宁昊低头打开,扉页上只有四个字。

   《人在囧途》。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