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科幻小说 晋末长剑

第1392章 没了(为盟主真的还想再佛五百年加

晋末长剑 孤独麦客 6615 2025-07-01 18:24

  第1392章 没了(为盟主真的还想再佛五百年加更)

  九月初的时候,离汴梁最近的陈留府已经全部完成秋收,第一批税粮送进了司农寺辖下的仓城,慢慢填补之前战争的亏空。

  不过别误会这不是秋粮,而是五月收获的夏粮,前后花了三四个月时间才收上来。

  与粮食一同入京的,还有少府名下各个苑囿的产出。

  少府监蔡承已经不再忙于黑麦、蔗糖两件事了,毕竟已经告一段落。

  前者在许多地方铺开,大梁朝今年在北方苦寒之地一口气播种了十余顷黑麦,完成了从最初一袋种子开始的指数增长。

  后者在交州亦已稳定产出。虽然产量还很小,但较为稳定,蔡承也嘱咐下面人不要忙于扩产,免得激起民变,朝廷在交州的统治真的很薄弱。

  重阳节这天,蔡承押着数十车上好的白麻布进了梁宫,向邵勋复命。

  “臣发了一批关西罪人接手燕山苑,彼处盛产白麻布,质地上佳。”仙居殿前,蔡承恭声说道:“八月间以慕容燕罪人一千户建白狼苑,耕牧并举,兼且种麻。”

  邵勋随手抚过一匹白麻布,道:“不错。一步步来,不能着急。少府名下十四苑了,将来都是内库钱粮来源。”

  少府现在是赚钱的,虽然赚得不多。

  今年蔡承狠狠整顿了一番,与黄沙狱合作,鼓励内部人士出首相告,很是抓了一批人,或斩或徙,家眷亦尽数贬为奴婢。

  如此一来,少府财务状况有所好转。

  当然,贪污对少府收益的影响不大,最大的开支还是“投资”,以及邵勋发下的各种赏赐。

  他想法太多,落到实处时往往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。

  他许诺给虎头一些工匠这些都是少府花了不少年培养的。

  他还许诺给虎头一些船只,这也是少府花钱建造的。

  他有太多许诺了,对于花了多少钱,自个心里实在没点逼数,就连太子都劝谏过,毕竟这是真·皇室私产。

  “粮食都运过去了吗?”放下白麻布后,邵勋问道。

  蔡承知道这句话什么意思,第一时间说道:“臣调集了西、蔡洲、淮南、桑梓、蒲洲、顾渚六苑结余粟麦,复遣人在青州市粮,得八十余万斛,已在初秋海运至旅顺。”

  “就这几苑有余粮?”邵勋有些惊讶。

  “这几个苑通水路,方便运输。若陆路运粮,实在得不偿失,还不如在青州、冀州采买呢。”蔡承解释道。

  “你挺精打细算的。”邵勋感慨道。

  蔡承苦着脸,摊上你这么一个大手大脚的天子,不精打细算行么?

  “明年再预留出一笔钱,为辽东国营建王都。”邵勋说道:“民部也会出一部分,少府再出一部分,你也别苦着脸,相忍为国嘛,都不容易。”

  “是。”蔡承应道。

  他本来还想报告说胡椒、蔗糖及南海杂物销售额连年增长,少府盈利渐多呢,见状便不想多说了。

  “进去看看太上皇吧。”邵勋突然说道:“前天清醒了一下,问起蔡小郎君了。”

  “是。”蔡承行了一礼,转身入内。

  邵秀还醒着,见到来人时,浑浊的目光移了过来,愣了一愣,道:“王公骑不得马,亦可坐车,然乘板舆出征,实乃儿戏。”

  蔡承站在床边,有些心酸。

  说实话,除了最近两三年比较忙之外,之前他陪老两口的时间可不比天子少。而太上皇、太上皇后对他也很好,当做亲人一般,口呼“蔡小郎君”,时不时在天子面前念叨,以至于蔡承的子侄辈们几乎人人有官,蔡家也快速崛起,让人不敢小视。

  太上皇后已崩,太上皇也不认得他了,且行将就木,怎么想都有些难过。

  “太上皇,我是蔡承啊。”他轻声说道。

  “蔡承……”邵秀仔细念叨了一下,道:“收胡瓜了。”

  “太上皇勿忧,胡瓜已经收了。只留了两个最大的没摘,明年接着种。”蔡承说道。

  “好,好啊。”邵秀轻声说道:“再种些菘菜吧,我儿喜食牛肉,和菘菜一起炖了,好吃。”

  “好,我记着了。”蔡承连连点头。

  邵秀平静了下来,眼珠微微转了转,嘟囔了一句:“乐凯真不是东西。”

  蔡承无奈苦笑。

  他突然想到,如果今年国丧,怕是又要花不少钱。

  都说薄葬,但花钱的地方难道就那点陪葬品吗?远远不止。

  陆浑山那边要提前做好准备,太上皇夫妇必然是要合葬的,他回去后要和太常寺的人商议下怎么弄。

  再者,太上皇夫妇对他很好。他也不希望看到葬礼过于简陋,不过这事得天子拿主意,还得再看。

  眼见着太上皇又昏睡过去了,蔡承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,转身离去。

  ******

  宫中之事影响不到外界,帝国仍然在运行之中。

  邵勋开始几乎每天都住在仙居殿,批阅奏疏,发布政令。

  平州的玄菟、昌黎二郡匪患频频,甚至发生了大规模的劫掠事件。

  李重令玄菟郡公慕容仁、扶余都尉慕容翰、巫闾镇将库傉官希、冷陉镇将段牙发兵击之,自己则谨守城池,盖因他对帐下的平州世兵战斗力没有信心。

  除慕容仁外,其余三人相对积极,很快就将慕容鲜卑流窜残部的一次反扑消灭了。

  宇文十二部的内讧有些扩大,一些人进入平州劫掠,渔阳内史童千斤发兵将其击退,扶余国亦凑了万余步骑,不过半道上闻贼人已退,便罢兵回家了。

  他们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厘清国内错综复杂的政治局势,其次是对付高句丽,暂时没有余力他顾。

  邵勋没将这些事情过于放在心上。这就是“大地震”之后的“余震”罢了,本就在意料之中,问题不大。

  江南又有天师道徒作乱。他们或许听闻扬州世兵被大量北调,起了不该有的心思不过很快被张硕联合地方土豪将其剿灭。

  在这次行动中,钱氏、沈氏发挥了不小的作用,南渡的北地士族也各守门户,不给天师道徒提供资粮、器械,并举报可疑的江东土族,最终将一场不过数千人规模的叛乱平定。

  林邑国的使者抵达了汴梁。

  邵勋令太子好生接待,最终赐下“林邑王”金印及一应册书、版籍,令其不得北侵——想要扩张,可以往南,不得往北,至于听不听,那就不知道了。

  最⊥新⊥小⊥说⊥在⊥⊥⊥首⊥发!

  批阅这些奏疏之余,邵勋往往有个奇怪的感觉:他总觉得这是历史不甘的反扑,想要把天下拉到“正确”的轨道上去。

  不过从唯物角度一分析,邵勋便知此乃无稽之谈。其实就是后汉以来积累的矛盾在不断地对外释放罢了,这个年月本来就是历史“出清”的阶段,你一统天下了,意味着将本来十分激烈的反应变成了相对温和的调理,代价就是需要时间来慢慢释放内部压力,即传说中的“以时间换空间”,如此而已。

  九月二十日的时候,庾文君来仙居殿住了一晚。

  其实没什么大事,就是皇后想他了而已。也是在看到庾文君的时候,邵勋才猛然记起,皇后二十七个月的“心丧”快要结束了。

  同时这也意味着一件事,亮子快要复出了!

  邵勋记得亮子只比他小一岁,却不记得他历史上活了多久。不过看他以前那面色红润的模样,显然身体不错,也没什么人搞他或给他气受。

  最近两三年在家居丧,可谓闲得蛋疼,但作息规律戒色戒酒,亦不用四处奔波。

  娘的,亮子不要搞得比我还能活啊……

  不过——问题不大!

  庾亮其实能力也没差到哪里去,只要安排在合适的位置,还是能发挥他的长处的嘛。

  一瞬间,邵勋设想了很多安排,第一排除的便是封疆大吏,因为亮子性躁,有可能逼反胡人酋帅。其次排除了一些需要不断扯皮的职务,比如政事堂宰相,他担心亮子公然发飙,让众人下不来台。

  不急,慢慢想,反正还有时间。

  十月初一,观风殿大朝会结束后,邵勋回到了仙居殿,刚吃完午饭,父亲突然醒了,要见他。

  “做了好长一梦……”见到儿子后,邵秀脸上露出了些许笑容。

  “阿爷做的必是吉梦。”邵勋说道。

  “只是少时的荒唐事罢了。”邵秀定定地看着屋顶,声音有些缥缈:“小虫,你和我说说东海那边的祖茔是什么样的。”

  邵勋将之前见到的仔细说了一遍。

  邵秀静静听着,时而叹息一声。

  许久之后,邵勋的声音停了下来。

  邵秀转头看向门口,道:“你娘来接我了。”

  邵勋亦转头看向门口,却什么都看不到,甚至连一丝风儿都无。

  他略显失望地收回了目光。

  “你娘就在那里。她还责备你了,说你怎么又抢别人妻女。”邵秀说道:“你也五十岁了,该节制一些了。”

  邵勋有些惊讶。他从没和父亲说过他抢了慕容皝的妻女以及高钊的母妻,宫里人应该也不至于多嘴讲这些事情,段氏和孩子甚至没在父亲身前露过面。

  “这次真的要走了。”邵秀看向儿子,轻声说道:“其实早该走了,只是想帮你多看顾几年而已。可我老糊涂了,竟连这种事都做不好,强留无益……”

  邵勋感觉自己被狠狠击中了,下意识握住了父亲的手。

  “家和万事兴……”邵秀的声音渐渐低沉了下去。

  清风徐来,院中的红花微微点头。

  邵勋猛然站起身。

  微风轻轻拂面,仿佛母亲温柔的怀抱。

  他又扭头看向父亲,他早已闭上眼睛,脸上凝固着解脱的表情。

  邵勋静静地站在那里,一动不动,仿佛一尊雕塑。

  风停了,屋内空空荡荡,什么都没了。

  (本章完)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