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12章 乌拉!
第1012章 乌拉!
陈奇又交了三五斗,睡到下午才起来。
纯粹累的。
他回家没有重新认床的困扰,每天都被龚雪的火热包裹,然后倒头就睡,睡上几天也就适应了。
“咱妈呢?”
“带壮壮出去玩了,过来吃饭了。”
龚雪盛了饭,做了两道家常小炒,还有一个汤,道:“我妈说等壮壮上了幼儿园,她就回上海。一晃她带了三年多,总把我爸丢家里也不好。到时就让你爸妈接送照看,毕竟是爷爷奶奶,也得多亲近亲近,好像我们家占着壮壮似的。”
“……”
陈奇扒着饭,在脑子里过了一下,道:“也行!这几年你妈确实挺辛苦,哎?咱们在上海买套房子吧,别让他们住里弄了。”
“上海有商品房么?”
“从私人手里买,最好弄一套老洋房。”
“那你看着办呗,别违反纪律。”
定下此事,龚雪中午吃过了,只是陪着陈奇聊天,随手打开电视机,里面正播放汉城奥运会的新闻,陈奇跟着看了两眼。
这届奥运会都快结束了。
中国队表现欠佳,只拿了五块金牌。前五位是苏联、东德、美国、韩国、西德。
正看着,丈母娘带着壮壮回来了。
壮壮还是穿着小马甲,戴着小帽子,洋气的很,手里拿着擎天柱,大眼睛圆溜溜的盯了老爹几秒钟,还是有点生疏。
这可不行啊!
陈奇觉得应该跟孩子谈一谈,道:“壮壮,请坐!”
“壮壮!你自己拿筷子夹一块肉吃。”
“唔!”
壮壮往姥姥身后缩,有点害怕,陈奇教训道:“你应该说谢父皇赐饭!一点规矩都没有。”
“滚一边去,你又抽什么风?”
“壮壮别怕,进屋玩去!”
龚雪翻了个白眼,虽说儿子淘气不省心,但丈夫犯起病来比儿子还不省心。
“我在教他家规懂不懂?慈母多败儿!”
陈奇咕哝着继续吃饭,又跟丈母娘聊了聊上海买房的事,老太太晓得是他一片孝心,而且老两口年纪越来越大,晚年也想享享福,就没拒绝。
龚雪在家排倒数第二,前面还有哥哥姐姐,她父母的年纪比于秀丽、陈建军大了十几岁呢。
…………
“哟,陈老师!”
“您舍得荣归故里啦?”
“同志们!德高望重、为国奔波、扎根美利坚的陈老师回来啦!”
陈奇吃过饭,去东方公司的大楼转了转,先撞见了冯裤子和赵宝钢,俩损色大呼小叫,奔走相告,走廊里都有回音的——人太少了,楼里空旷。
不多时,大家全知道了。
而他挨屋逛了逛,对职工们表示慰问,能认识一半左右,另一半完全陌生。都是后招的,或者什么神通广大的贵妇人送进来的孩子。
最后到了冯立的办公室。
“小陈啊,你今年够忙的,这时候才回来一趟!怎么,是不是有什么事啊?”
“想念家人,回来瞧瞧,顺便处理一些工作,以及跟领导汇报些情况。”
“哦?又有什么新势态?”
“我们的电子产业正在有规划的拓展,我在广东相中了一个厂子,想并购进来,还琢磨在深圳弄块地,将来自己盖厂房。这些都是硬件,我招的软件工程师也快上岗了……”
陈奇知道对方不懂这个,简明扼要的介绍:“当前有个问题,我需要一款游戏《俄罗斯方块》的版权,以便用在我们自己的机子上出口海外。”
冯立听了,皱眉道:“你想亲自去?不太好办啊,不能派别人么?”
“派人也行,主要我去我能放心点。”
“那我跟你一起去真理部,跟领导说明一下,但我估计领导也不会同意。”
冯立立刻穿上外套,招呼陈奇下楼,坐上那辆20万的进口小轿车突突突的跑到了真理部。
王领导还是老样子,今年55岁了,他会干到92年调任,并且2025年去世。他也听陈奇汇报了一番,有些能懂,有些不懂,没办法,忒跨界了!
一个拍电影的去搞电子产品,上哪儿说理去?若非小陈功勋卓著,上头是不会同意的。
“我听的有些迷糊,简单来说,就是你想要这个什么方块的版权?”
“确切说,是掌机版权。”
王领导也不明白掌机、红白机,只问:“那你要怎么谈呢?”
“我想去趟苏联!”
“咳咳!”
王领导差点呛到,连连摇头:“小陈啊!中苏交恶,还没有恢复正常化,你身份敏感又很重要,谁也不会让你去苏联的!”
他顿了顿,强调道:“即便我同意,别人也不会同意!”
“真的一点都不行?我们以电影访问团的形式去交流呢?”
“你以为访问团那么容易组建?我们与苏联先达成默契,人家邀请,确定时间,我们才能受邀前去。何况你在海外名气颇响,美国人都知道你,你去苏联可能引起一些不必要的误会。
总之,你就别想着亲自出马了,最好派你的香港下属去谈,他们香港身份可以的。”
王领导也算苦口婆心,劝道:“你身上的担子会越来越大,总不能事事亲为吧?还是说,你培养了那么多人才,一个中用的都没有?”
“那倒不是……好吧!我听您的意见。”
陈奇无奈,我事事亲为,因为我是主角啊!
而他除了谈版权,还想去这时期的苏联遛一遛,看看达瓦里氏。
中苏交恶几十年了,边境问题始终没解决。明年戈地图访华,双方才正式宣布关系恢复正常化,这才互派访问团、留学生之类的——演员王琳就是在1990年去苏联留学,《情深深雨蒙蒙》演雪姨那个。
而这些学生成了最早的倒爷,他们每次回国,行李中会多带几件皮夹克、牛仔服,卖掉就能顶上一年的伙食费。
领导不让陈奇去,也有私心:这可是真理部的宝贝,万一出点事呢?
陈奇只能作罢,当然以后还有机会,恢复正常化就能去了——进入90年代更疯狂了,牟其中罐头换飞机,疯狂年代的疯狂代表。
他本来就做了两手准备,马上通知香港。刻板印象或许觉得苏联是封闭的,并不,美国人、英国人都可以办理去苏联的签证,只是审查严格而已。
香港人自然也可以。
而且戈地图上任后,各方面有些松动,不像之前那么一丝不苟了。
……
香江那边立即行动起来,以本土一家电子公司的名义组建了一支队伍,申请签证云云,理由也实话实说,就是去谈版权的。
除了懂行的专家,善于交际的机灵鬼,舌头跟弹簧一样的翻译……陈奇还提了一个特殊条件。
“谁酒量好?哪个酒量好?”
“红酒?红酒玩蛋去!要能喝白酒,喝洋酒的,最好是伏特加,配酸黄瓜一口闷二两那种!”
“老板这次去不了,重任交给我们了,别给他老人家丢脸!”
“咱们去苏联谈生意了!”
“乌拉!”
(晚上还有…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