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玄幻小说 青山

第455章 夫妻

青山 会说话的肘子 7335 2025-10-02 00:37

  第455章 夫妻

  昏暗的朱雀帐内气氛微妙。

  没曾想,阿笙所说的,在景朝颇有人脉的商队,竟是灯火的商队。不止胡三爷在,先前去梅花渡卖盐引的边户小九也在。

  但陈迹没有急于与胡三爷相认,胡三爷便也默契的没有开口搭话,两人仿佛初次见面一般。

  沉默中,胡三爷转头看向阿笙,神色寡淡:“怎么带了个生面孔来?”

  阿笙抱拳解释道:“三爷,这是我崇礼关新来的夜不收陈迹,并非外人。”

  夜不收?

  胡三爷来了兴致,咬了一口饼子调侃道:“我怎么不知道你们崇礼关又新来了这么一号人物,都说夜不收要有子嗣才能当,我看他年纪轻轻的自己都像个孩子,如何当夜不收?”

  阿笙说谎眼都不眨一下:“是前几日刚来的夜不收,三爷不知道也正常。”

  胡三爷笑吟吟的打量陈迹:“喂,小子,你成亲了么就来当夜不收?”

  陈迹挑挑眉头:“成亲了,还有八个孩子。”

  胡三爷哈哈大笑:“那你还挺有本事的,新娘子何许人也,是不是姓张,胡某说不定认得。”

  陈迹疑惑,胡三爷怎么突然开起玩笑来了?

  不等他回答,阿笙赶忙道:“三爷莫开玩笑了,此人洪爷信得过。”

  胡三爷一口吞下手里的饼子,含混不清道:“既然洪爷信得过,那我信洪爷。说吧,找胡某何事?”

  阿笙犹豫了一下,低声道:“三爷,在下有一事相求,只是此事事关重大,能否屏退左右,容我私下道来。”

  胡三爷瞥了他一眼:“如此重要?”

  阿笙笃定道:“重要。”

  胡三爷对左右使了个眼色,塘火旁的汉子纷纷起身离开朱雀帐。

  待朱雀帐里空空如也,阿笙刚要说话,却发现还有三人没有离去。

  这仨人方才就不在塘火边,一直在胡三爷背后,背对着所有人收拾行囊。如今聊了这么久,这三人还在收拾行囊。

  阿笙仔细看去,赫然发现其中一人,从包袱里拿出一包饼子又放回去,又拿出来,又放回去。

  他再次抱拳强调:“三爷,还请屏退所有人。”

  胡三爷回头看了一眼三人背影,乐了:“你们三个不出去吗?”

  三人迟迟不走,假装什么都没听见。

  陈迹微微眯起眼看去,越看背影越觉得熟悉。

  他深深吸了口气,缓缓说道:“三爷,这三位是不是耳朵不太好使?听不到?”

  小和尚:“是。”

  小满侧过脸,恶狠狠瞪了小和尚一眼,一脚踩在他脚背上。

  小和尚抱着脚倒吸一口冷气,却不敢喊疼。他此次穿着一身灰布衣裳,头发不知多久没剃过了,长出青茬。

  小满转过身,有些心虚的笑着说道:“方才在收拾东西,没留意你们说了什么。”

  陈迹微微皱眉,若说在此遇见胡三爷还能理解,可小满和小和尚明明被他安置在崇南坊城隍庙了,为何会一起出现在胡三爷的商队中?

  小满不敢与陈迹对视,低着头看向脚尖。她偷偷扯了扯小和尚,牙缝里低声道:“一会儿就说是你的主意。”

  陈迹不再看小满,看向最后一人。

  朱雀帐的帘子被风吹开,一片狭长的光从外面照进来,照在第三人的背上。对方穿着一身白色箭服,头发用一支银钗束在头顶干净利落。

  朱雀帐的帘子被风吹后,复又落下,帐内重新昏暗下来。

  张夏沉默几秒,转过身看向陈迹,笑着说道:“我们这就出去,不打搅你们谈事。”

  她领着小满和小和尚往外走,陈迹看着三人假装不认识自己的模样,从身边走出帐篷。阿笙看了看张夏的背影,又看看陈迹:“你们……”

  却听胡三爷打断道:“行了,外人都走了,请讲吧。”

  阿笙收回心神,郑重躬身抱拳道:“三爷,夜不收有五人需要前往景朝白达旦城,请三爷的商队帮忙遮掩。”

  胡三爷皱起眉头:“最近景朝可不太平,你们去那里做什么?”

  阿笙诚恳道:“三爷知道我夜不收的规矩,去做什么是不能说的。当然我夜不收也知道三爷的规矩,您是生意人,我们自会拿重要的东西来换。”

  胡三爷目光若有若无的瞥向陈迹,他看见陈迹站在阿笙斜后方微微摇头,顿时心领神会。

  他将手里的饼子塞进嘴里,拍了拍手上的面渣,漫不经心道:“夜不收能拿什么来换?”

  阿笙想了想:“一条消息。”

  胡三爷又从塘火旁拿起一张烤热的饼子,嗤笑道:“什么消息值得我冒险带五个夜不收去白达旦城?”

  阿笙诚恳道:“想必三爷是知道的,我夜不收从不出卖自己人。”

  胡三爷不置可否:“先说说消息。”

  阿笙放低了声音:“去年,我与洪爷前往白达旦城东边的某座大山,查探景朝粮道。期间我与洪爷找水源饮马,竟在山间一条小河底发现了金沙,不止有金沙,还有拇指大的金粒。”

  陈迹心中一动。

  金子随时间推移被雨水、河流冲至下流,慢慢沉积在河床里。若在河床发现金沙,往上游找,极有可能找到这座金矿。

  这本就是最常见的寻金手段。

  一座金矿的价值不言而喻,可胡三爷不为所动,冷笑一声:“既然知道有金矿,你们怎么不去挖?”

  阿笙摇摇头:“三爷说笑了,我们怎么敢去挖?”

  胡三爷又冷笑一声:“是啊,你们不敢去,我就敢去?白达旦城往东是虎豹骑先锋大营,在那淘金子跟找死有什么区别?不能挖的金矿,一文不值。”

  阿笙认真道:“但三爷可以拿这个消息去景朝换个天大的人情,想来会有勋贵感兴趣的。三爷要往景朝走商队,笼络人脉才是最重要的。”

  胡三爷不耐烦的挥挥手:“小屁孩懂什么生意和人脉,爱去哪去哪我不做这单生意。”

  阿笙沉声道:“三爷想要什么?”

  胡三爷咬了一口饼子:“我什么都不想要,赶紧滚。”

  陈迹松了口气。

  如他所愿,拦下夜不收才是最好的结果。

  原本想要拦住夜不收还要大费周折,如今商队是胡三爷坐镇,对方卖他个人情,他慢慢寻机会还上便是。

  起码拦住夜不收了。

  然而就在此时,朱雀帐的帘子被人掀开,一道强烈的阳光照进来。

  陈迹回头看去,正看见洪祖二一瘸一拐走进朱雀帐。

  洪祖二来到塘火边坐下:“三爷一向沉稳内敛、低调谦逊,今日怎么跟小孩子发了这么大脾气。阿笙,向三爷道歉。”

  阿笙赶忙抱拳:“三爷见谅,是我不会说话。”

  胡三爷收敛了玩笑心思,用那只灰蒙蒙的眼睛凝视着洪祖二:“能让洪爷带着伤亲自出马的,想必不是小事。可是洪爷你们借我商队混进白达旦城,一旦失败,我损失的可是一整条商路,再想打通就难了。你也知道,我只是个掌柜,做不了这么大的主。”

  洪爷沉默片刻:“先前那条金矿在白达旦城以东石嘴子山,这个消息送给三爷。”

  胡三爷平静道:“洪爷不必如此,胡某人只当方才什么都没听到。”

  洪爷慢条斯理道:“那我给三爷一个无法拒绝的消息。去年我抓到七名景朝谍探,他们原本十二人,潜伏宁朝八载,任务是绘制我朝京城周边舆图,并记录五城兵马司换防时辰,再偷偷带回景朝。”

  “洪爷说这个做什么,”胡三爷放松了身子,靠在椅子上:“我们只是生意人,景朝谍探与我们何干?”

  洪爷挥了挥手:“其他人都出去。”

  陈迹与阿笙相视一眼,一同走出朱雀帐,只留下洪爷与胡三爷两人。

  “来时十二人,走时七人,还有五人不知所踪,”洪爷微微一笑,继续说道:“被捉的七名景朝谍探只知那五人另有任务,很早便与他们分道扬镳,但不知道这五人的任务是什么。但其中一人说,他曾在京城便宜坊见过自己消失的同僚,那名同僚竟在便宜坊当了一名小二。”

  胡三爷面色一变:“是谁?”

  洪爷沉默不语,兀自从塘火边上拿起一张烤热的饼子,慢吞吞吃着。

  胡三爷皱眉思索许久,余光扫过朱雀帐门口的陈迹,而后叹息一声:“我有合适的路引送你们进白达旦城,但你们要自己带一支商队跟在我们后面,而且不能与我等有任何攀谈。你们出了事,与我等无关,若你们被景朝捉住,但凡有一个人吐露你我之间的交易,我必杀净与尔等关系莫逆之人。相信我,胡某说到做到。”

  洪爷放下饼子:“成交。此人化名张响。”

  胡三爷豁然起身往朱雀帐外走去,他招手唤来一名汉子低声耳语几句。

  片刻后,汉子又领了两名好手翻身上马,朝京城的方向疾驰而去。

  胡三爷回到塘火边重新坐下:“夜不收不愧是夜不收,洪爷不愧是洪爷,好手段。在这崇礼关穷乡僻壤之地,也能遥知京城的事情。”

  “崇礼关离京城可不远,快马三日可到,只是容易被人遗忘罢了,”洪爷笑了笑:“放心,我没与别人说过,至于景朝谍探为何潜伏在你便宜坊,我也不关心。”

  说罢,他高声道:“都进来吧。”

  帐外几人鱼贯而入,洪爷看向胡三爷:“说说吧,怎么进白达旦城。”

  陈迹心中一沉,洪爷到底拿了什么消息,竟让胡三爷无法拒绝?

  怎么办?胡三爷虽然与他有过些许交情,可他是他,胡三爷是胡三爷,彼此都有彼此要做的事,他总不能逼着胡三爷反悔。

  麻烦了。

  胡三爷思索片刻,对陈迹说道:“那小子帮忙去喊方才出去的三人进来。”

  陈迹转身喊张夏、小满、小和尚进来。

  胡三爷从营帐边缘的某只木箱里寻出几张路引来:“这里有七张路引,从上京辽阳府到白达旦城,一对年轻夫妻,一对年轻姐弟,一对父子,还有一位四十二岁的鳏夫。洪爷,其他的不用我多说了吧,想进白达旦城光有路引也不行,你心里有数。”

  洪爷点点头:“晓得的,我自会教他们如何瞒天过海,不过我们只有五个人,用不了七张路引……”

  “不,”胡三爷指着张夏三人:“他们三个是我一早就答应了要带出去的,跟你们一起走,占三张路引,剩下四张你们看着分。”

  “必须如此?”

  “必须如此。”

  洪爷闭目沉思片刻:“星星,你留在崇礼关。”

  星星赶忙道:“洪爷,我得……”

  洪爷皱起眉头:“留下!”

  星星缩了缩脖子:“好。”

  洪爷又闭目思索:“夫妻、姐弟、父子、鳏夫,该如何安排身份?”

  他睁眼看向张夏、小满、小和尚迟疑道:“你们……”

  小满眼珠子一转,忽然指着张夏和陈迹说道:“让他俩演夫妻!”

  (本章完)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