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都市小说 南明隆武帝:群友在现代支援我

第148章 撤兵【明天12点上架】

  多少?

  “一百万!”

  朱律健只觉眼前一黑。

  他想过各地的府兵会很多,却没想过竟然这么多!

  靠,这次不会玩脱了吧?

  继续阅读军报。

  朱律健的表情古怪中逐渐精彩。

  这帮犊子竟然摆了一次鸿门宴,将所有领头的都控制了起来。

  公开宣布这些世家大姓的罪证——隐瞒了给所有农户分地的事。

  也就是说,问题已经解决了。

  犊子们向他请示该如何处置这一百万人,人太多,押运回来的难度太大。

  是啊,该如何处置呢?

  朱律健将问题直接抛到了群里。

  群里刷出一连串的问号。

  星汉灿烂:不是,你男主这么快就把世家大族解决了?

  文心雕龙:不水点字吗?感觉单是对付世家大族,就能水一百万字。

  朱律健无语。

  给朕出主意啊!混蛋!

  丢了个五元红包宣布权威,群里的画风终于回归正常。

  群友就如何处置这一百多万人展开了讨论。

  首先,原地解散肯定是不行的,隐患太多——只要有几个领头的串连在一起,原地就能诞生一位反王。

  星汉灿烂:这一百万人吃啥?

  这个军报中也写了。

  黄宗羲还向他谏言,还是要把公粮收上来——为天下安定计。

  朱律健:之前不是没收公粮吗,粮食都在各地百姓的手里。

  星汉灿烂:好家伙,还挺严谨。

  大王来了:押回来,建高楼,一百万劳动力非常的宝贵,能将你的工业化彻底推动起来。

  朱律健:押回来吗?我想着要不要把他们留在福州,就算他们的粮食够,能过来,过来吃啥啊?

  大王来了:吃鱼呗,东三府靠近大海,还能饿死他们不成?你也太小看大海了吧?

  靠?好像也行。

  吐个泡泡:讲个笑话,一百万人将大海吃没了,乐。

  那就押回来?

  首先,放肯定不能放回去的。

  没了这些人的阻碍,各地的政令推行起来才能更顺利。

  给他留下的选择其实并不多,只有两个:要么押回来,要么留在福州。

  “咕——咕咕——”

  朱律健再次惊讶。

  留在行宫的二五仔竟然找来了!

  这鸽子要成精啊!

  只见二五仔骄傲的仰着头,对着朱律健伸出了它那五厘米长的大长腿——有信!

  从竹筒中倒出信。

  信上,皇后向他请示迁都的事。

  还说会把他的那些书送来。

  朱律健有些头大,那“古籍”他是一眼都不想看到,看到不就露馅了?

  不过,他也想迎正宫皇后回宫。

  他是遵守承诺的人,皇后不来,他和小雪还得守活寡。

  略思忖。

  朱律健将此事批了。

  至于那一百万人,责令黄宗羲与郑鸿逵挑选出十万,异地分发到各地,作为最初的一批锦衣卫,维护各地治安。

  剩下的交给皇后,迁都正好能用上。

  朱律健发现看了皇后的信后,他整个思路,整个人都通达了。

  “咕!咕咕咕!”

  “哦,朕差点把你的奖赏忘了,去给朕的二五仔取来两枚鸡蛋来,要大的。”

  “喏。”

  看着二五仔吃饱。

  竹筒信装入,信鸽“咕咕”叫的在朱律健的手上蹭。

  神奇的是,朱律健竟然明白了这鸽子的意思。

  便将其拿了起来,像是上次一样,蓄力、向高空丢了出去。

  “咕!”

  “走好啊!”

  二五仔飞走,朱律健看到一只鹰隼竟然跟了上去。

  这是干嘛?护航的?

  摇摇头,朱律健继续给钱谦益几人写信。

  一日后。

  信鸽抵达南京。

  接到圣旨的三位老爷子惊疑不定。

  “陛下这是什么意思?”曾老爷子不解。

  钱谦益倒是没多想什么:“陛下命咱们启程,继续执行政令。”

  曾樱与朱继祚两位尚书互看了一眼。

  他们又不是不识字。

  陛下的信上就六个字:事情解决了,继续。

  才几天啊,就解决了?

  钱谦益收拾好简单的行囊,催促道:“我准备好了,你们也快点。”

  曾樱:……

  朱继祚:……

  不知为何,他们现在倒是有些佩服这位钱老爷子了。

  襄阳府。

  军报送到。

  整座军营都响彻着多尔衮怒骂声。

  骂废物阿济格,竟然连一日都没守。

  济南竟然真的就这么丢了。

  一年的准备,全部化为泡影!

  明军的战线再次推进,大清的命数,危矣!

  回头看来,那一晚开的城门竟然是他最后的机会!可他没把握住!

  多尔衮悔不当初,扼腕长叹,跺脚连连。

  “将军,要发动总攻吗?”

  “还总攻个屁!传令下去,拔营撤军!”

  “嗻!”

  多尔衮开始拔营。

  另一边吴三桂却是慌了。

  作为叛徒,他最怕的就是清军打不过明军——他怕被清算。

  一骑快马直奔多尔衮的军帐。

  吴三桂亲自来劝多尔衮发动总攻。

  此刻的多尔衮哪敢再留在原地,如若北京城被攻占,那大清打下来的基业就彻底没了。

  “西安和潼关就交给平西王了,有机会的话最好将成都也收了。”

  吴三桂:???

  成都是他想收就能收的?

  一旁有襄阳的张煌言虎视眈眈,他敢去打成都,扭头的功夫他的大本营就得丢!

  可多尔衮的退意已决,这也不是他能改变的。

  废物!

  一群废物啊!

  要不是他打开山海关,这些废物这辈子都打不进来。

  目送多尔衮离开,吴三桂在心中怒骂之余也觉冬日寒风过寒了些,他也不能在此地多耽搁了,免的和张煌言的军队再撞上。

  那伙人也是神经病。

  从上到下都是神经病。

  要军功不要命。

  上次险些阴沟里翻船,真被这些疯子打下来。

  “驾!”

  策马扬鞭,吴三桂火速前往军营。

  “吴将军!”

  突然的吆喝声险些将吴三桂的三魂吓出来,定睛一看,原是大西军的。

  此人他认识,是张献忠的一个儿子。

  张献忠此人也是可笑,要儿子不自己生,认了一堆的义子。

  怎么,学的周文王?

  那你也不行啊,人家周文王有九十九个义子呢。

  “原来是贤侄!我当是谁呢,贤侄终于发兵了?你怎么不再多等几天呢,等到明年开春。”

  张能奇也就笑笑。

  问道:“吴将军,清军那边是什么情况?”

  吴三桂没好气的道:“撤了。”

  “撤了?”

  “是啊,撤了。”

  “不决战了?为何?战机稍纵即逝啊!”

  吴三桂直接气笑了。

  你也知道战机稍纵即逝?

  那你还好像个小王八似的龟缩在那?

  罢了,事已至此,再提无益。

  叹了口气,只回道:“济南府丢了。”

  此言一出,吴三桂在张能奇的脸上看到了不久前出现在他自己脸上的震惊。

  “走吧,都回去吧。”

  吴三桂拨转马头,准备离去。

  “咄!”一支箭矢直接在吴三桂的后脖颈窜出。

  吴三桂双瞳下视,不敢置信的看着脖子上凸出来的一点寒芒。

  “你——”

  张能奇冷漠的注视着。

  回道:“要怪就怪你没能成事吧,奉父王令,你们若是败了,就择机除掉你们。”

  冰冷的刀锋斩过吴三桂的脖颈。

  好大的头颅就提在手上。

  “军师,父王还有其他的命令吗?咱们是回城还是将这人头送过去?”

  徐以显大冬天摇着羽扇,立身向西安看去。

  “吾有一计,定北王携一旅轻骑去吴三桂军营求援,再设一险地伏击,如此,取西安便如同探囊取物。”

  “我去?吴三桂军营就在几里外,此处也无险可伏……”

  徐以显摇了摇羽扇,“不然不然,此地兵卒已死,咱说的是西安。”

目录
设置
手机
书架
书页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