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41章 调查
第1141章 调查
“哈哈哈!”
“哈哈!”
放映厅内一片欢笑,大银幕上,乌比戈德堡饰演的灵媒装神弄鬼的忽悠客户,结果真的来了鬼。她才是《人鬼情未了》的戏眼,贡献了大半的精彩内容。
“真不错,她值得一座奥斯卡。”华纳的塞梅尔赞叹。
“那要看你们如何公关了。”陈奇道。
“我在发愁应该怎么公关?今年我们的好作品太多了,《风月俏佳人》《人鬼情未了》,老马丁的《好家伙》,还有《末路狂花》……”
“别忘了《与狼共舞》!”陈奇提醒。
“哈!你觉得西部片会爆?现在是1990年,西部片早就落寞了。”
“《与狼共舞》并非传统的西部片,它讲南北战争,讲一个白人帮印第安人抵抗美国人。在当今思潮下,拿座最佳影片也说不定哦!”
《与狼共舞》由凯文科斯特纳自导自演,还没上映呢,舆论界普遍看衰。
塞梅尔一愣,选择相信陈奇的眼光,道:“既然如此,我们更要好好研究研究怎么报名和公关,要争取把握最大的奖项。”
“过后我们商议一下!”陈奇点点头。
《末路狂花》也没上映呢,但内部看过片了,信心十足。今年华纳四部力作,如果公关策略不对,票数会分散,可能一个奖都拿不到。
港版《人鬼情未了》1982年上映,眨眼过去8年了。
美版的剧情没啥变化,最大的区别就是特效水平进步了。男主变成鬼后,穿墙穿地铁、隔空取物等等,比82版都更好一些。
“I love you! I've always loved you.”
“Ditto!”
银幕上,男女主倾情一吻,依依惜别,男主走向一团光晕象征着升入了天堂。伴随着主题曲《Unchained Melody》,煽情氛围达到了极致。
现场一片呜呜呜的啜泣,女的无不落泪。
来捧场的茱莉亚罗伯茨也在哭,摸了摸口袋,取出一个信封——首映式赠送的小礼品,里面装着几张手巾纸。她擦着眼泪,不免生出巨大的危机感。
原以为凭借《风月俏佳人》,自己便是今年最爆红的女明星。结果隔了几个月,又冒出一部《人鬼情未了》,感觉比《风月俏佳人》还棒。
她乜了眼坐在陈奇旁边的米歇尔菲佛,暗骂一声:碧池!抢老娘风头。
她不仅看布拉德彼特不爽,看米歇尔也不爽,觉得对方假正经,在好莱坞混的都是婊子,跟谁装模作样的?不过大嘴茱也愈发认定,跟着陈奇走是正确的,真舍得给好戏啊。
“……”
米歇尔菲佛似乎察觉到这道目光,微微拧了下腰肢,留个后脑勺给大嘴茱,感动道:“陈!真是太感谢你了,你让我又有了一部代表作。”
“其实我考虑过梅格瑞恩,但她拒绝了。”陈奇笑道。
“她竟然拒绝了?”
“何止啊!男主角我还考虑过汤姆汉克斯、汤姆克鲁斯、布鲁斯威利斯、哈里森福特等等,但都被拒绝了,他们认为演一个鬼会贻笑大方的。”
“那是他们对你不够信任,我就不一样了,无论你找我演什么角色,除非我实在有不可抗力的因素,否则我都会接受。”
米歇尔的态度也在变化,从客气、友好、热络,变得已经有点舔了。
因为她以前参与陈奇的片子都是配角,《人鬼情未了》却是主角,还是眼见着要大爆的商业片女主角,分量不一样。
片尾放了好久,银幕上滚动着演职员名单,《Unchained Melody》一直在回响。这首50年代的名曲似乎把大家拽入一股悲伤的情绪氛围中,不可自拔。
直到音乐停止,大银幕再无影像,“哗哗哗”“哗哗哗”的掌声才响起来。
…………
“一部极好的影片,真诚而灵性,四位主要演员完美的演出。画面有着柔和、丰富的品质,这是一个让你愿意相信的鬼怪故事,并没有因为其中插科打诨的喜剧成分而变得黯淡。”
“多情而伤感的电影,一些高明的特效制作和几处无伤大雅的幽默,使得它没有沦为庸俗之作。”
“它会使沉迷于血腥暴力和失常性乱之中的美国观众感到耳目一新的!”
“戈德堡最精彩的一个角色,特别是当她用自己的方式抽搐和咕噜着假装精神恍惚的时候。”
“今年会是好莱坞的新篇章,以前被视为次级选择的爱情片突然爆发,《风月俏佳人》掳走了1.7亿票房,《人鬼情未了》亦是来势汹汹。可以预见,爱情片将变成新时期好莱坞的主流片种之一。”
“陈创造的奇迹太多了,这么优秀的电影人应该永远留在美国。不知道政府那帮蠢货在干什么,居然没有劝说他加入美国国籍!”
“这个中国人每年从美国掠走的财富越来越多,我们竟然没有做出任何限制措施!”
《人鬼情未了》上映,票房火爆,多有赞誉。
也有人老调重弹,哔哔陈奇的危险性,其实好莱坞都知道,不是没限制过,只是他都突围了,再用利益捆绑才获得了短暂的安宁。
不过陈奇自己清楚,老美如果不要脸,那是真的不要脸,就看是什么时候了。
想来也快了,明年在寒冷的莫斯科,一面红旗即将降落。
最⊥新⊥小⊥说⊥在⊥⊥⊥首⊥发!
………………
《人鬼情未了》在美国热映,京城也在发生着某些事情。
中关村。
经过这些年的发展,中关村已经初具规模了。
街道两旁布满了各种电子产品店、摊位和小公司,从海淀黄庄到白石桥一带,一眼望去招牌林立,人流熙攘,电脑配件、软件、收音机、电视机什么都卖。
自然也包括盗版。
光盘尚未普及,盗版软件都在软盘上,这东西年轻点的都没见过。
“初学者啊?计算机简单,上手就会了!”
“这是DOS系统、这是电子表格、这是文字处理软件,就是让你打字用的。这是小游戏,这是杀毒的……便宜!整套二百块钱您拿走!”
“二百块钱还贵?我这多少软件呢?告诉你,你上外面买得一万块钱!”
一个摊主唾沫横飞的给顾客介绍,顾客犹犹豫豫想买又不买,一瞧就是菜鸟。
旁边还有个老外看热闹,摊主不缺生意,见那顾客太磨叽就不搭理了,转头道:“哟,还有位国际友人!您会说中国话么?”
“一点点!”
老外比划了一下,对那些软件非常感兴趣,用手拨拉:“这些加一起,二百块?”
“对对!”
“我要了!”
“哎呦,还是国际友人敞亮!”
摊主麻溜挑好,装在一个盒子里。老外付了款,又溜溜达达的逛,买了一些盗版软件,甚至拍了照片。那些摊主完全不在意,还乐呵呵的合影。
这年头来中国工作、旅游的老外越来越多,尤其是京城,已经不稀罕了。
此人叫史蒂夫,似乎也与那些人一样来中关村逛街的,但其实他有个特殊身份:IIPA,即美国国际知识产权联盟的调查员。
(本章完)